【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清明】幫去臺老兵完成遺愿,兩岸“靈魂擺渡人”穿梭不停
2024-04-05 07:45:45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林文婧
幫去臺老兵完成遺愿,兩岸“靈魂擺渡人”穿梭不停——
為了等待半生的葉落歸根
“爸爸,您‘回到’家鄉(xiāng)已經(jīng)147天了,您和媽媽再也不會分開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在連江縣黃岐鎮(zhèn),楊傳秀起了個大早,帶著菊花和供品來到父親楊金錘的墓前,悄聲說道。
去年11月9日,連江籍去臺老兵楊金錘終于“回到”他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這段跨越一灣淺淺海峽的歸家路,楊金錘整整“走”了73年。彼時,在連江縣動車站出站口,兩岸“靈魂擺渡人”、臺灣里長劉德文從放置在胸前黑紅相間的雙肩包內(nèi)取出楊金錘的骨灰壇,交到楊傳秀手中時,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流滿面。
“上一次跟父親相見還是73年前,那時我才2歲,現(xiàn)在我都75歲了。”楊傳秀說,1950年春的一天,父親像往常一樣出海捕魚,卻被國民黨抓去臺灣當(dāng)兵,再也沒有回來。從那以后,家里的歡聲笑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母親李水蓮深夜的低聲哭泣、悲痛嘔血,以及對孩子們出海的提心吊膽。兩人此生再也沒有相見。1984年冬天,楊金錘在臺灣離世。2022年,李水蓮沒有等到丈夫魂歸故里,離開了人世。
“我答應(yīng)過母親,無論如何都會把父親帶回來,我做到了。”楊傳秀說。
兩岸血脈情深跨越海峽。20多年來,為幫助眾多大陸去臺老兵完成葉落歸根的愿望,劉德文背著亡故老兵的骨灰,一次次渡過海峽,足跡遍布大陸20多個省份,先后帶著200多名老兵的骨灰回故鄉(xiāng)安葬。
4日,記者聯(lián)系上了劉德文。去年送楊金錘的骨灰壇到連江后,他又先后將3名老兵的骨灰壇送回福建,其中一名也是黃岐人。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讓老兵們?nèi)缭富隁w故里,這是有意義的事,是充滿正能量的事,未來我會繼續(xù)尋找,爭取帶更多老兵回家。”劉德文說,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將開始新一輪的大陸行,前往福建、山東、湖南、河南等地,送老兵回家。
為了幫助更多人尋找親人的遺骸,劉德文開始為老兵墓地建檔。他用手機記錄下找到的老兵墓穴,回家用電腦整理墓主、位置等信息,下次收到委托人請求時,就先從已建檔的信息中尋找。
劉德文說,臺灣老兵的親人大多在祖國大陸,因為抱著回大陸跟家人重聚的念頭,這些老兵有一半在臺沒有組建新家庭。他成為里長后,把這些老兵當(dāng)作自己的父輩來照顧,有幸得到信任,成為他們心中無關(guān)血脈的“至親”,托付身后之事。“尋找一個人需要的時間很難確定,有時是一周,有時是兩年。我不放棄,老兵的家人也不會放棄,我們一起努力。”
“相比很多還未葉落歸根的老兵家庭,我們是幸運的!還是那句話,希望臺灣能夠早日重回祖國懷抱,讓老兵回家的路越來越順暢。”楊傳秀說。(記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