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來相會 共敘同胞情——從海交會看兩岸情感融合發展
2025-05-24 07:54:16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唐蔚嬙 馮雪珠 藍瑜萍 原浩
融合發展,紐帶在“情”。
互訴親情、共話桑麻,講述血濃于水的生動故事,展望和平發展的美好未來……作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合作大平臺,海交會已成功舉辦二十七屆,不斷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連心橋”、鋪就“惠民路”。
記者在第二十七屆海交會現場看到,一個個動人的“情”字,讓同胞心與心貼得更緊,共推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共建共享第一家園。
市民品嘗兩岸魚丸。記者 原浩 攝
同根同源 技藝相承
兩岸同文同種,傳統文化歷史積淀豐厚,非遺資源尤為豐富,這不僅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也是共同的精神財富。
海交會開幕首日,一批非遺類項目達成合作:馬祖企業林義和工坊和“梅花魚露制作技藝”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林禮群簽約合作,馬祖鄉親曹常斌與連江禹先生魚丸負責人林禹就共同推動“連江黃岐魚丸制作”非遺技藝傳承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福州、馬祖兩地飲食文化同根同源,馬祖鄉親的飲食習慣與風俗多傳承自福州。“馬祖與長樂的傳統釀造工藝一脈相承。”林義和工坊“創四代”譚杰說,祖輩將福州古法釀酒工藝帶到了馬祖,如今他希望把傳統老酒打入年輕人市場,與林禮群共同研發聯名產品,勾起兩岸舌尖上的鄉愁。
在地方風味融合上,同為“連江黃岐魚丸制作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曹常斌與林禹早已先行探索。兩年前,兩人聯合開發了全國首款融合連江和馬祖特色的魚丸。“目前,這款魚丸已進入小批量生產。”林禹介紹,接下來打算通過非遺研學、魚丸自制等互動傳承活動擴大產品的影響力,推動黃岐魚丸制作技藝申報省級非遺乃至福建老字號。
福州將臺胞納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評審認定范圍,增強了臺胞參與非遺保護的動力和熱情,并通過系列非遺共創等活動,不斷加強兩岸同胞的情感聯系,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融合。
今年春節,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在福州舉辦,為期53天,創下展期最長紀錄。燈會通過六大片區、130余組中大型燈組,集中展示了福建海洋文化、“兩馬”民俗文化、船政文化和閩臺文化,將巨大的閩臺文化寶庫再次打開。
青春逐夢 攜手同行
兩岸關系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
走進海交會臺灣青年創業成果推介區,如同走進一座青春閃耀的“夢想集市”,一群有理想的臺灣青年,用他們的熱情與堅持把兩岸同胞心與心的聯系織得更緊。
推介區內,一款由兩岸團隊合作研發的外骨骼手臂產品吸引不少目光。這項“海峽杯”工業設計大賽優秀作品,通過碳纖維材料、肌電傳感等技術,能實現“如彈鋼琴般”的人機協調操作。“我們希望做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座橋梁。”項目組成員說,他們來自臺灣和大陸的不同高校,因為一次比賽走到一起,如今成了無話不談的“跨海搭檔”。
一座吸引青年的城市,不僅是有發展機遇的,更是有歸屬感的。晉安區桂溪社區的推介區布置得溫馨而親切。“兩岸朋友圈”“連心議事會”“臺胞服務窗”……一張張展板背后,是一個個實打實的融合場景。“社區是最能感受到融合溫度的地方。”桂溪社區黨委書記陳雯靖介紹,兩岸青年在這里一同參與志愿服務、社區治理,逐漸從“新鄰居”變成“老朋友”。一項項細致入微的服務舉措,讓臺灣青年在這里不僅安了家,更暖了心。
近年來,福州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以規模化、多層次、深交流模式開展兩岸青年交流活動。自2013年舉辦以來,海峽青年節累計吸引超4.1萬名兩岸青年參加,包含超2.3萬名臺灣青年。一批又一批臺灣青年跨海入榕,與大陸青年同心同行、攜手打拼,成為彼此的“夢想合伙人”。
重逢有約 情聚榕城
故地重游的喜悅,故友相見的欣喜……對于臺胞臺企來說,海交會不僅是鏈接資源、投資興業的平臺,也是兩岸同胞歡聚的舞臺。
“今年2月,我受邀來福州參加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時隔3個月,我又回到美麗的榕城,帶領企業會員及青年企業家來參加海交會,我感到非常榮幸,內心充滿了故地重游的喜悅。”海交會現場,臺灣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雷宏毅表達了對有福之州的喜愛之情。
雷宏毅介紹,臺灣工商建設研究會非常重視青年企業家的培養,“今年的海交會搭建了兩岸企業家及青年朋友的溝通平臺,大家在交流交往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共勉共進共創未來”。
雷宏毅口中的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于今年2月首次在福州舉辦,臺灣商協會、全國臺企聯、各地臺協會臺商代表及在榕臺協會會員共800余人參加,共同感受福州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的建設成果。
“福州向來是臺商投資興業福地。”來榕參加本屆海交會的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說,隨著兩岸數字經濟合作日益緊密,全國臺企聯已在福州市臺協會設立數字經濟發展推進辦公室,希望有意來榕創業的臺胞臺企抓住福州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善用當地政策,積極與當地企業交流學習,優勢互補。
除此之外,由福州市政府和馬祖縣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年兩岸同胞迎中秋聯誼活動在榕舉行,吸引了200多名兩岸同胞參加。兩岸同胞相聚海峽青年交流營地,喜迎中秋,共話團圓,增進情誼。
借助一場場聯誼活動,福州成為臺胞臺企歡聚的“會客廳”,成為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大陸、建立起情感的紐帶的“第一家園”。(記者 唐蔚嬙 馮雪珠 藍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