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李的環閩“巡游”:樂此不疲推廣果樹品種和種植技術
2025-04-17 07:44:30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宋亦敏 唐蔚嬙
16日下午,陽光柔和,微風中夾著鄉野的清甜氣息。長樂區首占鎮岱邊村的公路邊,一塊“臺灣老李”的牌子掛在攤前,幾筐紫得發亮的桑葚整齊碼放。66歲的臺灣農民李幸福與妻子、弟弟熱情迎客,笑容里滿是豐收的滿足。而這個村子,只是老李環閩“巡游”中的一站。
桑葚園內,李幸福和妻子展示果實。王至瑩 攝
攤位背后,是一片約50畝的桑葚采摘園。深紫飽滿的果實像一顆顆小寶石掛滿枝頭,沉甸甸地壓彎了枝條,游客、工人穿梭其中,手提小籃、邊摘邊嘗,笑聲與果香交織在春風里。
“這個點正是采摘桑葚的好時候,摘下來的明天還能賣。”李幸福說,這片果園里種的是他從臺灣引進的甜桑葚,甜度高、產量大。自4月10日開園以來,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
很難想象,這里幾個月前曾是“草比人高、桑樹瘦小”的蕭條景象。今年年初,受岱邊村農戶林昌福之邀,李幸福攜家人來到岱邊村,協助改造桑葚種植園。他雇來工人,和家人一同下地,清除雜草,補施肥料,修枝整形,改良土壤,不放過每一處細節。“我們不打農藥,保留小草、除掉大草,光是除草就做了幾十天。”李幸福告訴記者,經過數月努力,果園面貌煥然一新,也為后續的種養打下堅實基礎。在他和家人們的精心照料下,果園迎來了豐收。如今果園畝產量可達1000多千克,果香引來游客,也贏得口碑。
桑葚的采摘期從4月持續到6月底,剩下的空檔期該如何吸引游客?李幸福早已有了考量,他指著果園中的一塊空地說:“這里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很近,學生多,我們計劃打造一個露營基地,配上燒烤、垂釣區,讓年輕人有個放松的地方。”
與此同時,他還醞釀著一場“果園+養殖”的生態升級,打算與村民合作,在桑樹下養“麻雀雞”,探索“種養結合”的生態模式:雞糞可作肥、果實可當食、樹葉可遮陽,實現果樹與養殖的循環共生。“這樣一來,雞長得好,果也更甜。”李幸福笑著說。
據了解,李幸福曾是一名電機工程師。20世紀90年代,他來到大陸創業,在廣州經營電視機生意,后來因厭倦城市壓力,2012年來到福清臺創園,從事農場經營和苗木生意。
“我小時候在田里長大,干農活對我來說是一種回歸。”李幸福說,福州與臺灣氣候相近,非常適合引進臺灣的果樹品種和種植技術。葡萄、西瓜、玫瑰花……他的農場里種植的十幾種水果品種不斷更新,效益也逐年增長。
為了將成果推廣開來,他開始“環閩奔走”,幾乎每周都乘坐動車奔波在福建各地:長樂鹽堿地適合種桑葚,永泰山地可試種鐵棍山藥,南平、廈門、漳州也留下了他推廣苗木、傳授經驗的足跡。
“每一棵苗,我都想看看它后續長得怎么樣。”李幸福說,自己并不只賣苗,更希望農戶能種出好果、賣出好價。他樂此不疲地指導村民修枝整形、配比施肥、預防病蟲害。“每一處種下去的樹苗,都是希望。”
2024年,他邀請弟弟從臺灣搬到福州,加入“巡游”。“大陸地大、品種多、市場廣,農業發展前景好!”李幸福說,他們計劃將臺灣苗木技術和福建生態資源結合起來,帶動更多鄉村發展。(記者 宋亦敏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