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8y2ks"></abbr>
  • <s id="8y2ks"><source id="8y2ks"></source></s>
    <li id="8y2ks"></li>
  • <abbr id="8y2ks"></abbr>
    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東西問·兩岸“名”跡|在福州回望嚴復:兩岸淵源深

    2024-01-17 12:16:38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月16日電 題:在福州回望嚴復:兩岸淵源深

    中新社記者 閆旭

    陽岐村地處福州倉山區蓋山鎮,一條清河流過,逶迤向南入閩江。河邊不遠有一座頗為宏闊的兩進老宅,便是嚴復祖居“大夫第”。

    今年是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誕辰170周年。中新社“東西問”記者近日隨海峽兩岸嚴復后裔、專家學者走進嚴復故里陽岐村、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三坊七巷嚴復故居等地,回望嚴復。

    夢想陽岐故里情

    “門前一泓水,潮至勢遲遲;不復憂流直,回瀾有石崎。”講解員走到河邊,用帶著濃重福州方言口音的普通話吟誦起嚴復的《夢想陽岐山》一詩時,站在她旁邊的嚴復外孫黃維幸不禁動容。

    被譽為中國近代“西學第一人”的嚴復,1854年出生于福州南臺(現臺江區)蒼霞洲,后留學英倫、學貫中西,譯著啟智、傳道授業、辦報興學,1921年長辭于三坊七巷郎官巷20號。

    嚴家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聯系,嚴復后裔在臺灣枝繁葉茂,一直致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

    黃維幸出生于臺灣。他告訴記者,他的母親嚴瓏是嚴復的三女兒,在20世紀40年代遠嫁臺灣。

    耄耋之年的黃維幸第一次回到外公的故鄉,專程前來參加福建省舉辦的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系列活動。“這次來福州很難得,我來遲了。”他感嘆道,“上一次想來福州是50年前,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能成行。”

    陽岐是目前中國保存與嚴復相關的文物古跡最多、種類最豐富的歷史文化集中區。1866年嚴復父親染病去世后,嚴復與家人回到陽岐老家居住。

    走進“大夫第”,寫著“嚴復祖居”的匾額映入眼簾,這是嚴復孫女嚴倬云所題。嚴倬云出生于福州,1945年隨母親和舅母前往臺灣,后成為臺灣婦女界領袖人物。嚴倬云也有辜嚴倬云之稱。她的丈夫辜振甫曾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以“汪辜會談”在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在嚴倬云看來,祖父的開闊思想和愛國胸襟,是嚴氏家族代代相傳的重要資產。“是否他所留下的許多珍貴精神財富,經過重溫和學習,可以為未來提供嶄新思考?”這要從嚴復一生的作為中尋找答案。

    設在陽岐嚴氏宗祠的福建省嚴復文化紀念館,將嚴復的一生脈絡徐徐展開。

    回到陽岐老家的第二年,嚴復考上馬尾船政學堂;以優異成績從學堂畢業后,留學英國,成為船政第一屆出洋學生之一;1879年學成歸國,赴福州船政學堂任教習,后被調至天津北洋水師學堂任總教習等職。

    甲午戰爭后,嚴復認識到,解決中國面臨的危機,必須進行思想啟蒙。他接連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提出救世方略,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以西學為要圖”。

    陽岐嚴氏宗親、倉山區嚴復紀念館原館長嚴孝鵬說,嚴復的思想成就,一為自撰政論,二為翻譯著作。他一生翻譯西方著作170多萬字,體現了他的愛國熱情。

    嚴復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己權界論》等名著,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開明士大夫、維新派和革命派。

    嚴復文化紀念館的展示柜里,擺放著嚴復的八本譯著和部分著作,以及各地學者研究嚴復的相關書籍。“歷史看似很遙遠,走近卻覺得活生生的就在眼前。”此次返鄉參加紀念活動的嚴虹感嘆道。

    嚴虹的父親嚴孝潛,是嚴復先生四世侄孫,在陽岐出生長大。“我父親30多年前開始搜集、整理嚴復的資料,寫了很多文章和書,現在他年紀大了,我幫著他一起做。”隨著參與越來越深入,嚴虹發現父親做的是十分有意義的事。

    20世紀90年代,嚴虹赴德國留學,之后一直頻繁往來于中歐。受嚴復影響,她致力于推動中歐文化交流,曾組織兒童合唱團到柏林演出、與當地兒童互動。

    在陽岐村,除了嚴復祖居、嚴復文化紀念館,還有很多地方留下了嚴復的足跡。他積極奔走集資重建尚書祖廟,紀念南宋抗元英雄陳文龍;在三兒子嚴琥與臺灣板橋林家姑娘林慕蘭結為夫妻時,為他們在“玉屏山莊”買了新房;他長眠的鰲頭山,已經建成嚴復公園。嚴虹說,她和父親打算在福州多留幾天,好好走一走、看一看。

    船政學堂求學地

    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也成為紀念嚴復的重要場所。

    1月6日,嚴復雕像在馬尾百年船政舊址揭幕。這座雕像由十余塊巨型花崗巖構成,高11.5米,嚴復戴眼鏡、著長衫,左手握書卷,右手扶《天演論》。雕像左右是船政前學堂、后學堂舊址。

    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船政學堂是嚴復的求學之地,他一生的思想與成就從這里起步。嚴復作為馬尾船政學堂畢業的中國最早現代海軍成員,也曾親自勘測過臺灣的海防,其現代海防思想與臺灣島、琉球島等東南沿海島嶼在清末的得失緊密相關。

    “回到馬尾這片土地,紀念這位‘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感到非常榮幸和神圣。”嚴復后裔宗親代表、嚴復侄孫嚴以振說,發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弘揚船政文化的精華,將為再次興起閩江開放潮、推動福州大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也倡議,以嚴復和船政文化為中心,兩岸共同拓展相關的研究,廣泛收集資料,并利用數字化手段,做進一步研究、推廣。

    臺胞尋根示范點

    1920年10月,嚴復回到故鄉福州,在郎官巷居住到次年10月病逝。近日,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古街區的郎官巷嚴復故居被列入福州首批“臺胞尋根示范點”,這里也訴說著嚴復家族跨越兩岸的情懷。

    在郎官巷嚴復故居的廳堂上方,一塊“吾宗之光”匾額高懸,為嚴倬云、辜振甫謁獻。“嚴復原名宗光,‘吾宗之光’既囊括了他的名字,又高度贊揚其光耀宗族門楣的功績。”導覽人員介紹道。

    嚴復子孫后裔在臺灣開枝散葉,活躍于政界、商界、文教界。在嚴琥和林慕蘭的子女中,嚴僑、嚴停云的兩岸淵源也很深。

    “震旦方沉陸,何年得解懸?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在長孫嚴僑出生之際,嚴復仿效陸游寫下這首示兒詩,期望子孫振興家國。嚴僑20世紀50年代初赴臺任教,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就曾是嚴僑的學生。李敖在文章中寫道:嚴氏一門,正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好的家傳資料。

    嚴停云筆名“華嚴”,以其作家身份為兩岸民眾熟知。她出版了20多部文學作品,用文字的力量促進兩岸同胞互相理解。

    對于嚴復的研究,一直受到兩岸學術界的重視。致力于研究嚴復思想的黃克武,對嚴復與臺灣的深厚情緣頗有感觸,深信嚴復思想有助于兩岸建立共識。

    “嚴復先生的后人散布在海峽兩岸,從血脈上證明了‘兩岸一家親’。嚴復先生的思想在臺灣也很受重視,發揚嚴復思想可以讓兩岸取得更多共識。”黃克武表示,他將積極投入嚴復研究,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中文,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 <abbr id="8y2ks"></abbr>
  • <s id="8y2ks"><source id="8y2ks"></source></s>
    <li id="8y2ks"></li>
  • <abbr id="8y2ks"></ab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五福影院最新地址| 99r在线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小屁孩cao大人免费网站| 四虎影院2019|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澳门特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内外一级毛片|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欧美xxxx狂喷水|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精品视频网|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巨肉超污巨黄h文小短文| 办公室开档情趣内衣做爽视频|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91在线|欧美| 日本黄色激情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色丁香| 香港三级电影免费看|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得|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www.伊人.com|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 国产精品久久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在线观看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