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心:“阿妹”跨海來 筑夢山水間
2022-12-05 08:13:17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李錦清
“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為兩岸鄉創人士搭建起交流平臺,相信海峽兩岸鄉創朋友圈會越來越大!”4日,聊起剛剛落幕的海峽鄉創生活節,張瑜心興奮不已。
張瑜心(右一)在閩清的鄉村改造項目現場。
海峽鄉創生活節是第十屆海峽青年節的全新品牌活動。在兩岸鄉創領域交流合作的路上,來自臺灣的“80后”張瑜心,已在福州鄉村的山水間,默默走過7年時光。
今年是張瑜心忙碌的一年,她接下了永泰洑口鄉紫山村和閩清省璜鎮良寨村的鄉村空間改造項目。紫山村是革命老區村。良寨村有著國內第一座由女性主持建設的古寨堡。
“這兩個鄉村各具人文特點。”張瑜心說,通過團隊的規劃設計,紫山村旅游以紅色文化、自然風光為改造亮點。而圍繞古寨堡的良寨村,核心區則以闡釋獨特的女性文化為改造方向。
1個多小時甚至2個小時,這是從市區到良寨村、紫山村的車程。在這一年里,兩個村都有張瑜心不下20次的到訪經歷。一次次跋涉,只為打造一個看得見鄉愁,又符合現代需求、更具活力的鄉村空間。
張瑜心說,在良寨村一座建筑的改造中,她發現建筑實際狀況會影響規劃設計效果的實現。圍繞問題的解決,鎮村干部、施工單位與她的團隊開展了一場“頭腦風暴”,只為提供更好的鄉村空間體驗。
2014年,張瑜心跟隨臺灣團隊參與永泰嵩口古鎮改造,其負責設計打造的“松口氣”客棧和保護修復的鶴形路,如今已成為當地網紅打卡點。
當時在用傳統工法修復鶴形路土墻的過程中,施工團隊自行拆除了部分土墻上原有的植栽。得知情況后,張瑜心有些著急:“土墻上有植栽,游客經過鶴形路,能更好地感受古鎮的古老與生機。”了解設計理念后,施工團隊負責人當即同她一起尋回拆除的植栽根部,補種入墻體,更好保留了鶴形路獨特的景觀。
從永泰嵩口古鎮,到長樂琴江村,再到如今的紫山村、良寨村,7年間,伴隨著鄉創足跡,張瑜心也收獲了滿滿的溫暖。
“知道‘阿妹’我來自臺灣后,村民會拉著我聊天,問我來干什么的。”張瑜心說,2014年是她第一次來到福建、來到福州,永泰村民的熱情與友善,讓跨海而來的她,沒有了初來乍到的生疏,多了一份家的溫馨。
“看著福州為臺胞推出公租房等一系列優惠舉措,我的歸屬感與日俱增。”張瑜心說,她平時會同臺灣的朋友分享在福州的工作及生活經歷,增進大家對福州的了解,期待著與伙伴們相聚在福州。
如今,已將福州視為第二故鄉的張瑜心,正在爭取事業上的更大發展。在省青年建筑師協會的幫助下,今年張瑜心在福州開設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記者 李錦清/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