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學者:船政文化研討會也是一座彩虹橋
2019-06-17 10:40:30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6月1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堅/文 楊勇/攝)參加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十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的學者中,兩位臺灣青年學者引起記者的關注。他們出生在臺灣,如今都成了大陸高校教師,一位是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張智瑋,一位是三明學院講師李景華。他們多次參加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通過研討會不僅展示了各自的學術才能,還深入了解了大陸學界,并因此選擇在大陸就業。用張智瑋的話說“:船政文化研討會也是一座彩虹橋。”
張智瑋
張智瑋:舉家都來大陸生活
“這是我第三年參加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第一次登臺做學術主旨發言。”前日,張智瑋高興地說。
張智瑋是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參加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之后,他要馬不停蹄趕去西安參加一場學術討論會。
張智瑋研究的方向是中國抗戰史,他在臺灣政治大學讀完博士后,去年9月來到上海師范大學工作。他說,來大陸工作前,他通過船政文化研討會等平臺,結識許多大陸老師,并積極尋找在大陸的工作機會,“尤其是通過船政文化研討會等橋梁,我覺得到大陸工作前景良好,最終選擇在這里就業”。
張智瑋說,近一年來,他非常適應在大陸的科研和授課工作,搜集發現了豐富的史料,對他的學術研究大有裨益。另外,大陸提供的工作條件、待遇相當不錯,因此他和太太商量好了,下半年太太和兒子也來上海生活。
“十年來,船政文化研討會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歷史的討論中,對兩岸之間的交流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今我在上海師大任職,近年來許多臺灣學者也來到大陸高校任教,使我們有機會為兩岸的共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張智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