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扎根榕城謀發展
2019-06-17 10:39:46來源:福州新聞網
生產線上工人忙碌生產。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文 張人峰/攝
15日,記者來到閩侯五虎山工業區,以新材料、新能源為方向的福州六和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正在火熱建設。
“預計8月設備就能進廠調試安裝,年底有望投產。”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管理部經理楊仲良看著建設中的新項目,眼里滿是干勁。
福州六和機械是一家臺資企業,在2000年,作為東南汽車的配套廠落地閩侯青口。2001年正式運營以來,六和機械在汽車零部件生產上精益求精,不斷調整發展方向,做強自主品牌,走出一條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如今,六和機械不僅成為青口片區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配套廠,還成功走向國際,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英國等地。
研發新產品實現品牌化
自落地以來,六和機械并不著急多接單、擴展市場,而是花了好幾年時間將基礎打好打實。“剛起步時比較難,但我們堅信高品質產品是最好的籌碼。”楊仲良告訴記者,2008年以前,臺灣總公司最高峰曾同時派駐了十幾名臺干來榕,幫助福州六和走上正軌。在這段歲月里,六和機械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實現了研發、設計、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產品從最早期的剎車盤,到后來的大型農機具零件、鑄鋼排氣管,再到如今走在行業前列的通用9速變速箱油泵蓋等,實現了多樣化、品牌化。
“你看,通用9速變速箱油泵蓋這個產品,油路設計密密麻麻,非常復雜。”楊仲良說,從2013年開始,他們與客戶共同開發此產品,歷時約3年才開始量產。據介紹,當時有許多廠商都在嘗試爭取此產品,只有六和機械堅持到最后,并成功生產。
盡管具備了高水平的研發能力和高質量的生產水平,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六和機械始終積極拓展銷路。“市場低迷時,我們不停地走訪客戶,爭取訂單。”楊仲良說,公司還堅持多元化生產、技術提升和節能減耗。如今,廠區配套的污水廠經過改造提升,已達到一級排放標準,處理后的水還實現了循環利用。在生產線上,除了在自動化生產上不遺余力外,公司每年還投入幾百萬元改善集塵設備,致力打造干凈的鑄造廠。
作為臺資企業,六和機械從臺灣帶來的先進管理經驗、生產技術,在十幾年發展中與大陸不斷磨合,樹立起兩岸融合發展的品質品牌。不僅如此,六和機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還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員工隊伍。記者了解到,六和機械目前有1300多名員工,來自大陸各地,大部分都是十幾年工齡的老員工。“我從2002年入廠,和公司共同成長17年了。”管理課課長鄭照南是閩侯青口人,她告訴記者,在六和機械工作滿3年后,很多人會選擇長留下來。
轉型謀發展探索新領域
新時代下,六和機械還在不斷謀求新發展。“鋁合金材料是大陸鑄造產業重點發展的新型材料,也是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的必然趨勢。”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榮華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五虎山工業區內的新項目就是六和機械在新領域的探索。
新項目占地約45畝,將建設生產車間、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設施,主要生產鋁制品汽車零部件、鑄鋼部品和新能源汽車相關配件。蔡榮華告訴記者,此項目將投入8條國際先進智能化鑄鋁生產線和20多條全自動智能化機加工生產線,重點配套全球日產汽車CVT變速箱鋁部件。
“從2016年調來福州,短短3年時間,我就感受到福州翻天覆地的變化。”楊仲良來榕時20多歲,是六和機械最年輕的臺干。他坦言,從臺灣來到大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他非常慶幸自己有這個機會。“大陸是歷練自我的大舞臺,這幾年我收獲很大。”楊仲良說,未來,他將與團隊再接再厲,共同開創六和機械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