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農攜手村民 深山共建家園
2019-04-15 11:56:53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從400畝荒山,到1000畝美麗農場;從泥濘難行山路,到10公里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從爭相外出打工,到先后歸鄉工作……在閩侯縣白沙鎮洋石村村民吳光華眼里,村子的變化源于來自寶島臺灣的老馬。
老馬全名叫馬基莊,是臺灣高雄人。老馬早年與妻子在日本經商,2007年,他們回到妻子原籍地有福之州,想找一處良地落腳。在機緣巧合下,他們來到了閩侯白沙洋石山,并對這里“一見鐘情”。
“接手這片山頭時,只有400畝左右,當時還是一片荒山。”老馬回憶,2007年10月30日,他站在洋石山最高的山頭,看著遠處閩江江平水闊,便下定決心:要保護好閩江水源地,從種樹開始,從修路開始,建一處最美的農場。
最早,很多人認為老馬只是來投資的。“沒想到老馬是真的把這里當成自己家來建設。”昨日,記者來到位于洋石山的朝陽休閑農場,吳光華告訴記者,當年老馬扛著鋤頭在山里種樹,一種就是10萬棵櫻花樹。后來,樟樹、臺灣松柏、紅豆杉、楓樹……越來越多樹木染綠了山頭。
保護生態的同時,老馬還從基礎設施做起。“當時山里泥路只有摩托車能走,村里的排水設施也不完善,水溝常常堵住。”老馬告訴記者,他找來機械設備,自己駕駛自己修路。
隨著肉眼可見的變化越來越多,很快,大家對老馬的偏見漸漸打消,開始加入老馬的團隊。“我就是主動上門找老馬要工作的!”吳光華告訴記者,一開始他敬稱老馬為“馬老板”,但老馬把他當成兄弟一般,不知何時起他改口叫起了“老馬”。
洋石村許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聽說家鄉有臺灣的大項目后,紛紛返鄉就業。他們有的提供農業技術,有的從事牲畜養殖、農場后勤、果樹栽培、修建涼亭等工作,還有當地村民把種植的花果蔬菜直接供應給農場。“除了專業技術人員,大部分員工都是洋石村人。”老馬說。
“我從來沒有把村民當成工人,而是當成自己的家人,我們是在一起建設家園。”秉持著這樣的初心,從2007年到今天,馬基莊付出了近12年的努力。如今,他幫助村里修建的山路已約10公里長,種下的樹木近35萬棵,400畝荒山搖身一變,成為超1000畝的朝陽休閑農場。
在這個深山的“家”里,老馬還和村民融為一體,他聽得懂簡單的福州話,常常被村民邀請參加家里的紅白喜事和各類節慶活動。遇到村里的大事,老馬更是積極出資出力。
暢游農場,這里芳草如茵,綠樹成行,人人文明有禮,如一處世外桃源。“這是紫薇,那是櫻花……”老馬帶著記者一邊走一邊介紹,近12年的“全力以赴”,讓老馬對農場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老馬告訴記者,雖然農場地處深山,但現在每天都有游客進山游玩,盡管數量不是很多,但來的人幾乎都和老馬成為了好朋友。據介紹,有一位閩清的客人還租下了農場里的一間房29年。
“想過放棄,離開這里嗎?”記者問。老馬說,12年來,困難很多險阻很多,他都選擇了堅持,更獲得了政府和村民的支持,“我想我已經離不開這里了”。
“你看,山下的閩江蜿蜒流淌,像不像一彎月牙?接下來,我們想和村民合作,我們出資把村民廢舊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使用若干年后民宿再由村民自行管理,民宿就打算叫月灣。”昨日,老馬再站上山頭,望著悠悠閩江,畫下了“家園”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