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便當引“陸”人張憲清:幸見兩岸融合發展
2022-06-27 17:17:2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溫州6月26日電 題:臺式便當引“陸”人張憲清: 幸見兩岸融合發展
“溫州人不會被事情追著跑,而是追著事業向上走。”從初遇溫州時的人生地不熟,到如今的侃侃而談“溫州思維”,2004年至今,臺商張憲清已在溫從商18年。
回顧這18年,從默默無聞到刮起“便當臺風”,張憲清是“東池便當”的引“陸”人——東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從溫州與臺灣經貿合作到兩岸融合發展,張憲清是百余在溫臺商創業的“熱心人”——溫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下稱溫州臺協)現任會長。
除了經營便當生意,張憲清以溫州臺協為載體,接引臺商“軟著陸”;牽頭創辦甌江口(現“浙江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溫州臺商科技產業園;投身溫州鄉村振興建設……回看創業之初,張憲清表示,從一盒便當開始,萬事開頭難。
不過,一場臺風為東池便當吹來了轉機,張憲清說:“當時臺風登陸,外面刮風下雨,大家都緊閉窗門、避免外出。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有個叫東池便當的小店居然風雨無阻,送餐上門。”
于是,當天東池便當賣出500余份外賣,小小的便當從此風起溫州。如今,當初那股“便當臺風”已經遍及中國大陸100余個城市,而加盟店擴展至600余家的同時,東池控股有限公司的年銷售也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張憲清也開啟了為臺商“軟著陸”護航的“第二事業”。
然而2013年,由于溫州城市發展建設規劃需要,“退二進三”“騰籠換鳥”的產業改革對溫州商業形勢提出了新要求,張憲清表示:“當時很多臺企在溫州從事第二產業,一時很難轉型第三產業,因此工業用地時刻面臨著被遷退的危險,這樣一來臺商們也就很難留下來了。”
2015年,溫州市獲批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也正因這張“金名片”,溫州搭建起了引臺資、招臺智的平臺,給張憲清“挽留”臺商提供了出路。
在溫州市政府和溫州市臺辦等相關部門的協調下,以溫州臺協為紐帶,2020年,溫州臺商科技產業園在甌江口正式開工建設。園區規劃用地面積5.8萬余平方米,第一批將入駐12家臺企,其中涉及光學智能制造、汽車核心、電子部件、自控閥門、智慧變頻器、高端日用品等復合業態,成為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的標桿項目。
同年,新冠疫情下,當地餐館歇業、外賣緊缺,各大醫院、卡口抗疫人員的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為此,張憲清組織東池便當和溫州臺協,主動協助溫州衛健委,給溫州各大醫院、卡點送外賣——連續一個月,每日600余份便當,不僅助力了抗疫一線渡過難關,更連接了兩岸情誼。
“2022年開年,我們和溫州市泰順縣的浙江一諾農業科技簽訂了‘跑步雞’系列協議,形成了東池便當產品供應鏈的長期戰略合作。”張憲清表示,雙方期望通過臺企和三農的深度合作,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助推溫臺產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談及未來,張憲清直言:“有幸能見證兩岸融合發展,并持續參與其中,我覺得很值得。”
( 作者 張茵 張益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