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聚焦“設計下鄉·助力地方創生”
2021-11-01 11:17:53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說明兩岸綜合獎項——“海峽鄉創獎”兩岸連線啟動儀式現場。 鄭江洛 攝
中新網福州10月29日電 ( 記者 鄭江洛 )“兩岸設計下鄉·助力地方創生”研討會29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內的“海峽建筑師家園”舉行。
“我是海青節的女兒,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創生如夢之路。”臺灣設計師曾芝穎通過連線分享道,2018年,她通過海青節得到了福州落地的第一個項目——閩清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從此開啟她在福建的鄉建鄉創之路,在福建鄉村進行“陪伴式”服務。在她的帶領下,8名臺灣青年在當地安營扎寨。
曾芝穎認為,福建的鄉村是“一村一特色”。“我希望能自己成為一座橋梁,能搭建起兩岸青年合作的平臺。”
曾芝穎說,作為海青節的“女兒”,我今天許下一個心愿——希望福建能成立一個海峽家園,成立一個鄉建鄉創人才庫,號召所有海峽兩岸有志青年在鄉建鄉創這條路上互相扶持,共同發展。
自第六屆海青節以來,在閩清縣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借助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平臺作用,臺灣鄉建鄉創團隊扎根閩清,先后駐地服務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樟洋村傳統村落、梅雄村美麗鄉村等項目,初步形成成熟的合作經驗和合作機制。
臺灣建筑設計師謝馥仰曾經在云南、寧德、泉州、漳州等地參與過多個鄉建鄉創項目。他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加強鄉村居民的土地認同感,大陸有些村莊甚至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幫助他們延續下去,進行歷史的傳承。
“大陸這邊有更大的舞臺和更多機會,還有一些惠臺政策,希望臺灣的有志青年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謝馥仰說。
研討會上,兩岸綜合獎項“海峽鄉創獎”啟動。據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汪祖進介紹,該獎項包括鄉建鄉創類、城市建設類、生活風格類等大類,將在海峽兩岸開展項目征集評比,促進兩岸建筑行業的交流,將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優勢融入大陸鄉村振興與城市更新等領域,帶動更多建筑相關領域優秀臺灣青年參與大陸建設。
第二年參加海青節活動的臺灣青年陳冠竹告訴記者,通過海青節了解到福建這邊鄉建鄉創的項目,今年開始他也會開始參與當地的幾個項目,進行“陪護式”服務;也通過海青節,拓展了在當地的人脈,更好的適應這邊的工作和生活。
本次活動由閩清縣人民政府主辦。2013年以來,海峽青年節已經舉辦了八屆,累計吸引了3萬名兩岸青年來參加,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一個“金字招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