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點“信”成“金”, 破解臺胞融資難題
2021-09-16 17:07:36來源:新福建
這些天,臺胞林逢捷特別忙,他不僅要籌備“樂臺灣”鹽酥雞小吃店開張事宜,還得抽空與小伙伴們“頭腦風暴”研究菜譜,雖然忙碌但干勁十足。
林逢捷來自臺灣新北,在平潭生活已有四年,一直從事民宿運營管理以及社區營造工作。今年5月,他萌生了進軍餐飲業的想法,但苦于在大陸沒有信用記錄,無法向銀行提供抵押或擔保,創業資金緊缺。
得益于今年6月實驗區推出的“臺胞誠信閃貸”,林逢捷順利貸款30萬元,困擾他的資金問題迎刃而解。“有了這筆貸款,資金周轉更靈活,大大減輕創業初期壓力,讓我扎根平潭的信心更足了。”初嘗在大陸貸款的甜頭,林逢捷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實驗區財金局金融處副處長楊哲安介紹,“臺胞誠信閃貸”是實驗區專門針對臺胞推出的一項金融信貸業務。該業務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政務數據及財政資金池的作用,為臺胞提供貸款申請、對接、發放等“一站式”服務,可實現快速審批、閃電放款。目前,已發放16筆共400萬元。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平潭正致力于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出臺許多先行先試舉措,吸引越來越多臺胞臺企來嵐創業就業。
但長久以來,由于兩岸征信信息不對稱,在平潭發展的臺胞臺企想從大陸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并非易事,征信難、擔保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成了擺在臺胞登陸面臨的一道“坎”。
如何打通信息堵點,破解困局?實驗區將臺胞切身需求作為深化改革的落腳點,探索“互聯網+金融+征信”模式,鼓勵臺企臺胞建立良好信用記錄,促進誠信機制建設,架起兩岸征信融合互通的橋梁,進一步與臺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思路定則方向明。平潭相繼推出一系列“硬核”措施,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對臺金融服務環境:推出臺胞信用卡、“海峽創業卡”、“兩岸共同家園卡”等多項專屬產品,滿足涉臺融資需求;推進與臺灣地區征信信息的互通共享,開啟兩岸民間征信機構合作進程;不斷完善對臺商臺胞信貸擔保、風險補償和盡職免責機制,提升對臺金融服務水平……
在此之中,“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成為一大亮點。2019年,平潭在全省率先試點臺商臺胞金融授信,為臺胞臺商頒發“金融信用證書”。持證臺胞無需審核即可納入“臺胞信貸備選名單”,獲得金融機構高額度、低利率的信貸支持。同時,還可在金融服務上享受“綠色通道”,在開立賬戶、結算、信貸利率等方面享有優惠。截至目前,實驗區共發放89本“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
如今,在嵐臺胞授信、貸款已不再是難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潭還積極推動金融機構降低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額度等,支持臺胞臺企復工復產、創業就業。
以平潭農商銀行為例,該銀行主動為臺商臺胞發放政策“禮包”,讓臺胞在辦理貸款時享受貼息后年化利率2.5%(單利)的優惠。“不僅如此,我們還在與臺灣地區征信信息互通共享的基礎上,引入區屬國企為符合條件的臺商臺胞提供擔保,用好財政獎補支持、資金補充、風險補償等疊加‘組合拳’,進一步擴大擔保覆蓋面和規模。”平潭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說,已累計為36名在嵐臺胞提供增信支持1000多萬元。
改革創新永無止境。去年底,實驗區印發《普惠金融工作三年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精準對接臺胞臺企需求,創新推出臺胞小額信用貸款產品,拓寬對臺征信查詢業務的使用覆蓋面,進一步落實臺灣同胞同等待遇。
下一步,平潭將加大臺胞臺商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臺胞臺企信用評價體系,為臺胞量身定制信貸產品,努力做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滿足臺胞臺企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增強臺胞在平潭生活、就業、創業的認同感和獲得感。(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哲昊 王鳳山)